第24章:巴金与王濛-《年代:激荡1977》


    第(1/3)页

    南京西路,《上沪文艺》编辑部已在这条街道上度过近26年的光阴。

    1952年,华东文联与上沪文联在南京西路巨鹿路第675号合署办公,由巴金、石岭、黄远等九人组成的编委会,便在此时开始筹办《上沪文艺》的最前身,《文艺月报》。

    其后由于华东与上沪文化部的内部调整,《文艺月报》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动,其中不乏有编委会成员卷入1955年的大案。

    于是,《文艺月报》在1959年之后经历多番改名。

    1959年与1964年,《文艺月报先后改名为《上沪文学》与《收获》。

    十年雨幕之后,1977年《上沪文学》复刊。由于编辑们仍然认为该名存在风险,于是《上沪文学》再次更名为《上沪文艺》。

    在1978年1月2号,一个日光明亮的上午,一身朴素的聂子航敲开了《上沪文艺》的编辑部大门。

    给他打开这扇门的,则是正在沙发上与副主编李梓芸共同审稿的编辑彭煜琪。

    多年以后,彭煜琪在《当代》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开门的一刹那,我就知道,这个身量笔挺的小伙子一定是顾秋。”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虽然我与之从未谋面,但就是能感觉的出来。”

    “后来我回想,或许是《潜伏》里那充满朝气与希望的笔触,和他这个人的气质实在是太像了,以致于甚至不用谋面,就能认定这个人一定是顾秋。”

    “更巧的是,远在wlmq杂志社的王濛给巴金先生寄了一封信,他想在写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的时间之余,再与另一位青年作家合撰一本散文合集,暂定书名为《青春万岁》。”

    “这本散文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王濛描绘撰写关于西北的风土人情与人物故事,另一方面则由邀请合著的青年作家撰写关于燕京、上沪,或者江南任何一個地方的故事,他想以对比的方式展现青春的力道,脱胎于时下流行的伤痕文学。”

    “于是王濛拜托巴金先生寻找人选,而编辑部在商量许久之后,都没有确定下这个足以满足‘青春与朝气’的作者人选,直到我看见了顾秋。”

    而聂子航,大概也忘不了这样的一番景象:

    给他开门的人是编辑彭煜琪,副主任李梓芸正倚靠在黑色牛皮沙发上审稿,嘴里含着一支女士香烟,编辑于丙昆则在没关门的主编室里与主编巴金大笑着谈论什么。

    “你是顾秋?”

    尽管聂子航在昨天,也就是前往和平饭店的二十分钟之前跑了一趟邮局,将登门拜访的信件投入邮箱以作礼数,但他没想到彭煜琪能够精准的认出他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