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b级基地。 在知道金属氢电池技术居然有样品的情况下,叶长思和吴云峰直接甩下了一百多名新增科学飞了回来。 其余人想来基地还需要些安排,这么多人绝不可能一起坐飞机过来,而是统一安排分散到两列动车组,而且是安全局和交管一起选时间,以防发生任何意外。 两人特意选在夜晚抵达,佘院士以及几个航天局的专家都还在基地,不碰面能少些麻烦。 他们下了飞机就直接进入到存放“山海”超算的那层地下室里,推门就看到了已经聚集在这里的十几个系统工程师。 这里是一个被腾空的维修机房,正中央放置着一个约有人长度的银色金属箱,表面还蚀刻了充满科幻色彩的线条。 “难以置信。” 吴云峰一下子冲到最里面,抚摸着c172甲电芯样品的金属表面。 仅仅是一上手他就感到了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惊艳,虽然看起来像是铝合金,但用手触摸时却能像无机材料并不冰凉,同时哪怕存在很多像是氧化层和刻痕的图案,手又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摩擦力,光滑的惊人。 这种观感和触感极度反差的材料在地球上极为少见,同时仔细一看电芯的供电头设计也是完全陌生的。 参数标注是由繁体字和阿拉伯数字组成,但其格式也与地球上的标志方式迥异,一眼看过去总有种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气息。 它只是静静地放在那里,就准确地传递了自己是外星造物的事实。 叶长思走到电芯的供电口一侧蹲下,轻轻推了推电芯没能移动。 “金属氢……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简并态物质。” 吴云峰:“真是难以想象那个时间线的人类是如何做到制造电子简并态压力的,到了这一步,再往后肯定就是向中子简并态努力了。 我想他们可能已经在思考如何掌握引力,真是一个科学极度发达的世界。” “等等。” 在角落里的林炬停止和于蔓**,疑惑地问道: “中子星表面还有金属氢?” 吴云峰:“因泡利不相容原理形成的高密度高能物质都叫简并态物质,中子星的内核中电子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被迫与质子结合形成中子,然后这些中子被密密麻麻地压在一起,更轻的氢元素处于中子星的最上层,也会被这种压力形成简并态。 不过中子简并态的密度非常夸张,最高可达金属氢的几十亿倍,如果这里面装的是中子简并态物质,重量恐怕有接近一千万亿吨。 按照我们的现有理论金属氢存在的大气压至少要在400吉帕以上,是标准大气压的数百万倍。 如果这里面真的装了一百多公斤金属氢,我想不出有什么容器能承受这样的高压,氢弹的爆炸中心压力也才100gpa而已。” 吴云峰说完后叶长思顺势补充了一句: “理论上,这个电芯的容器里面即使爆炸一颗氢弹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它的技术层次不低于金属氢。 对了……资料呢?” 林炬指了指角落里谢廖夫腿上的笔记本,同时下意识地离电芯远了一些,但想了想又放弃了: 按照吴云峰的话这个电芯内部的压力甚至是氢弹爆炸中心的数倍,要是出点意外不说别的夷平基地绝对没问题,这还没算里面的金属氢威力呢。 吴云峰走到坐着翻电脑的谢廖夫跟前,才发现了他右手边摞起来的四个nas硬盘柜里面满满当当塞着48块32t的固态硬盘。 谢廖夫看到他抬起头,直接起身把位置空了出来: “你来的正好,我看不懂这鬼东西,它所有技术资料的目录的索引就有4000多页,我没找到任何一个能看懂的标题。” “……” 技术资料倒还好经过了系统的整理,只是绝大部分内容的专业词汇都已经超出了谢廖夫的认知领域,真得是在尖端物理方面颇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才能领会,否则标题都不认识。 叶长思和程南开是这里唯一还能勉强读懂资料的人,三人在笔记本上翻了大半个小时,先找到了电芯的金属氢存储方法,然后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还在研究c172甲电芯表面其他人连忙凑过来,然后就看到程南开惊恐的眼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