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说,他们也是第一次试种红薯,虽然已经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摆在前面了,但种地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大家都是靠天吃饭,有的时候老天爷不赏脸,她也没办法。 所以呢,这次她不打算带大家多种,一个是没经验,二个也是怕红薯不够。 “报名呢,主要是看有多少人,到时候算算能够准备多少红薯苗,大家匀着种。” “第一年不多,主要是为了第二年开春了,种春红薯做准备。” “大家练了一次手,留的红薯种也多了,到时候想要种多少,跟里正打声招呼就行。” 叶瑜然也没敢完全松开口,说什么有了经验和留够了红薯种,就可以敞开了种。 开什么玩笑,从古到今红薯都属于“杂粮”,是主食的补充。要是朱家村的人看着红薯收成好,就不种谷子,全部改成种红薯了,岂不会出乱子? 这一点,她也跟里正、族长打过招呼了:“红薯是大米的补充,种红薯可以,但不能抢了大米的主位,要不然我怕会出事。” 没几天,朱老头家收获红薯的事情,就传遍了太当山脚下的十里八乡。 走亲戚、串门,听到消息的人到处打听。 “这红薯到底是啥东西?真的能填饱肚子?” “真的?不会是骗人的吧?” “不信,我不信,肯定是唬人的。” …… 有人信,有人不信。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叶瑜然也没有关心。 她这几天忙着指挥着几个儿子挖地窖,虽然这东西要等秋天的时候才用去了,但那时要秋收,她怕他们忙不过来,提前准备。 至于新挖的红薯,她都让他们晒到新房子那边去了。 反正新房子也通了一段时间风了,收拾一下,她也可以住过去。 她一个老婆子带着孩子住不安全,就特地腾了两间屋子,让朱老头和几个儿子轮流着,住到这里来。 本来用现成的房子做贮藏室更方便,但家里人多,到时候天一凉,肯定要住人,只能选择挖地窖了。 挖地窖有讲究,得选地垫高一些的地方,土质坚实,向下挖约5-6米,直径约1米左右。 等到11月份上旬立冬后,湿气降至14-15度,就可以红薯下窖了。进窖前,还需要用石灰涂抹窖壁,撒上石灰、硫磺先闷两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