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用樱宝去瞧热闹,傍晚时分,王二婶又来了姜三郎家,跟春娘分享看到的新鲜事。 “陈老栓家分家啦。” 王二婶接过春娘递来的红枣馒头,笑着道:“哎呦你不知道呦,陈冯氏将钱箱子都搬到院子里砸了,里头就只十几两银子,连我家都不如呢。” 自从王二婶跟着姜三郎家种金耳后,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最后那次金耳又卖了二十多两银,除去缴纳秋季赋税与还账,还剩十多两呢。 春娘笑眯眯问:“那他们每家分了多少?” 王二婶咬一口馒头,含糊道:“还能多少,三个儿子每家六两呗。不过啊,陈老栓的地分了不少给儿子,啧啧,三百多亩田地,一家分了一百亩,公婆俩就只剩六十亩了。” 春娘倒是没意外。 那陈老栓夫妻年轻时也是个勤快人,曾经又颇有家底,哪怕常年供儿孙们读书,也攒下不少田地。 据说陈老栓少年时曾给一个大户人家当马童,还救了那家的小主人,最后主人家赏他不少钱,还赐他个漂亮媳妇,让他带着媳妇返家种地,那个媳妇就是陈冯氏。 “嗨,好戏还在后头呐。” 王二婶连馒头都顾不得吃,揶揄道:“你可不知道啊,那韩氏当场就将那一百亩地给卖了,得了二百二十两银。” “啊?”春娘诧异,“当场卖了?卖给谁?” 王二婶哧哧笑道:“还有谁?陈三友家买了十亩水田,西村陈长盛也买了十亩,还有几户零零散散买了二十亩上等田,剩下的旱地陆续被几个外村人买去了,只剩南坡那十来亩没人要。” 当然,还有陈昌平的那些口分田不能卖。 “啧啧,春娘你可不知道啊,陈老栓都气得厥过去,也没能阻止韩氏卖地。” 王二婶摇摇头,一脸可惜道:“我也想买来着,可惜剩下的都是南坡那边的下等田,买来也没啥意思。” 春娘失笑,问:“韩氏这般,她丈夫就不管?” “管个屁呀,今儿瞧那神情,好似巴不得将田地都卖了省心。哎,那陈昌平从小读书读傻了,一天地没下过,他哪里晓得农田的要紧哦。”王二婶狠咬一口馒头,一脸不屑道:“瞧着吧,以后有他的苦头吃。” 春娘给王二婶倒了一碗茶水,“那也不一定呢,据说陈昌平自己也有本事,在学馆时就经常抄书挣钱。” “你信他个鬼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