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八章 方案-《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周至这话不是恭惟,虽然他手里的好东西已经够多了,但是这三样东西他也是一件都没有,说不垂涎当然是假话。

    而且这三幅画还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比如梁楷的话里有不少火中金莲,地狱恶鬼等意向,这对于研究古代神学,宋代咏习《黄庭经》的禁忌科戒等,大有关联,可以填不上一些学术方面的空白。

    又比如沈周的画作,“东山再起”,“东山盛宴”这是从唐代开始就逐渐流行起来,到晚明达到巅峰的创作题材,据《宣和画谱》的记载,北宋前期的画家崔白就曾画有《谢安东山图》,南宋朱熹也曾题咏过一幅《谢安石东山图》;清初孙承泽曾收藏过一件青绿设色的《刘松年东山丝竹图》,根据孙承泽的描述,画中景物与沈周款《临戴进〈谢安东山图〉》有不少相合的地方。

    元代著名的文人官僚虞集有一首题《谢安游东山图》,稍晚一些的元代文人贡性之也见过一幅《东山图》,谢安的形象是“乌帽青衫”,元末顾瑛著名的“玉山雅集”所欣赏的绘画中,也曾经有过一幅《东山图》。

    这个题材的关键就是人物与山水相结合,恬静隐逸的山林志趣与热闹豪奢的声色盛宴形成的冲突。还有就是谢安这个人的魅力,是其隐居不仕,生活却又风流奢华,放浪形骸,却又不是腐化堕落,而是为以后的兴起积蓄力量。在他的故事中,既有隐居,也有勋业;既有红粉,也有青山;既有歌舞宴乐,也有世事忧患。

    正因如此,谢安堪称是文人理想生活的楷模之一。当然周至认为更多是后世的无耻文人为了纯粹的安乐享受而给自己找的借口,追求个“形似而神不似”,但毋庸置疑的,这个题材就在文人的相互吹捧效仿间流行了起来。

    这个题材在被开创以来,为历朝画家所研习,他们会习惯性地临习前朝名家的画作,然后自己的作品又变成后代临习的对象,如此就产生了一种传承关系,这种关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作的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杜甫诗意图轴》则是传承有序,确定为王原祁真品无疑,最难得是上面隶书和行草两种文字,尤其行草,字数很多,足以让人研究透彻其书法特点。

    王原祁名气大,时代近,因此仿品就不少,流传下来的作品里,仿品同样很多。

    这幅文字最多,卷幅最大的王原祁画作,足以为专家们研究王原祁书画的特点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标准,再用它去比对其余作品,可以为真伪鉴定提供葱粉的佐证。

    “这三幅画你就不用想了,要不然上博马兄怕是要连我也骂上了。”翁万戈笑道:“不过你刚刚也该看过三幅画存放过久,状态都有些老化了,因此我想拜托你修缮一番,再捐献出去。”

    “这个没有问题。”周至点头:“不过我想先征求一下您的意见。”
    第(1/3)页